公告版位
- Sep 02 Fri 2011 16:37
日月潭紅茶 產地認證標章上路
- Sep 02 Fri 2011 11:38
2011年鹿谷凍頂合作社「茶王獎」、「白露茶」比賽成績出爐

【記者凌霄鹿谷報導】
鹿谷凍頂合作社2011年「茶王獎」、「白露茶」比賽成績出爐,茶農錢芳照贏得茶王獎及新品種雙料冠軍、蘇世慶烏龍茶組特等獎,即日起趕工「等級包裝」,蓄勢搶攻中秋茶葉禮盒市場。總經理林能德昨(31)日透露表示,該凍頂合作社比賽茶品牌「茶王獎」已為臺茶開創新商機,茶王獎一斤14萬元,放榜半小時內即被大陸內行仔茶客遙控搶購一空。
秋意漸濃,該合作社秋季白露茶、老茶隨之上市,正好趕上中秋節送禮的好伴手。林能德總經理指出,鹿谷秋茶配合節氣在農曆的「白露」時節採收,合作社自七十九年起每年主辦白露茶賽也成為全國唯一的秋茶賽場。另自4年前起同步增列凍頂老茶賽,讓製茶前輩或老茶師再展功夫,也為臺灣茶農開拓新商機。
林能德說,凍頂合作社是臺茶成功反攻大陸的第一機構,目前其品牌茶葉在大陸幾乎可冠上臺茶代表。2007年鑑於大陸掀起普洱茶風,該合作社乘勢追擊,配合白露茶賽創先舉辦「茶王獎比賽」,詎料獲得茶農高度響應和肯定。參賽茶件從2007年開始的52件,躍昇到2011年160件,計成長3倍,茶價亦隨之水漲船高,每一臺斤為單位:四年來優良獎5千元漲為6千元、銅牌獎8千元漲至1萬元、銀牌獎1萬5千元漲至2萬元、金牌獎3萬元漲為4萬元,茶王獎(特等)今年飆至每一斤14萬元天價,且放榜30分鐘後,即被大陸內行仔搶購一空,讓茶農樂翻天。
林能德表示,不少茶農前輩,數十年來或多或少都貯藏有老茶,但由於春冬茶期不同、或存放年限環境及方法有別,經由凍頂合作社比賽茶專家學者評鑑比賽、等級包裝後,品質保証,大大提高了公信力、也建立金字品牌,近年來該社比賽茶王獎,竟然受到兩岸最熱烈的迴響青睞。
物以稀為貴,每年老茶比賽茶數量畢竟有限,林總透露說,未來凍頂合作社還要配合農委會茶改總場舉辦凍頂烏龍紅茶比賽,只要能幫助鹿谷茶農有錢賺的,凍頂合作社都絕對義無反顧全力以赴。
- Aug 29 Mon 2011 16:33
杉林溪茶區探訪
- Aug 24 Wed 2011 20:52
冰雹肆虐 杉林溪烏龍茶區首當其衝

前幾天天氣很熱,因為熱對流旺盛,中南部還下起冰雹,不過下冰雹也讓茶農損失慘重,因為現在是烏龍茶的採收季節。但下冰雹將茶葉打的支離破碎,整個杉林溪到鹿谷一帶,一百五十多公頃的茶區,損失超過上億元。
大雨下的嗶嗶撥撥響,好像有東西打下來,仔細看原來下起了冰雹,雨水夾帶冰雹打在身上可是會痛。幾乎所有人都躲在屋內直到雨停,看草地上的冰雹,每一顆都有一塊錢硬幣大,像是小冰塊一樣可以躲起來。
不過整個杉林溪和鹿谷一帶,茶葉園可就慘兮兮了,看看綠色葉子不是缺了角就是破了洞,還有的莖都被打斷。現在正值鹿谷烏龍茶的採收,冰雹雨過後剩沒幾片能收,冰雹的威力真的很大。
不只茶葉坑坑洞洞,茶農屋頂上的浪板也被打破了,一百五十公頃的茶園損失上億。茶農無語問蒼天,辛苦栽種等著收成的鹿谷烏龍茶,這下不但心血全白費,還得掏錢出來修屋頂。
後記:
冰雹後的隔天,小農即去杉林溪同學家的茶園,觀摩製茶力求精進,再開往杉林溪的途中,聽到採茶工人說著災情狀況,有些茶園被冰雹打得秋茶都沒了,更有可能影響到冬茶的採收情況,心裡不免為同學家的茶園捏了一把冷汗;幸好同學家的茶園,影響不大,秋茶大豐收,總算辛苦有了代價,過幾天小農再將照片整理一下分享給各位網友們看看~
- Aug 20 Sat 2011 22:31
茶改場新技術要讓小葉種紅茶翻紅

台灣茶葉技術在農委會農改場等相關單位不斷研究改良後,具有產製不同茶類的技術,從不發酵的綠茶到部分發酵的包種茶、烏龍茶以及全發酵紅茶。農委會茶改場為讓台灣的小葉種紅茶,能打敗進口紅茶的衝擊,以新烘培技術讓小葉種紅茶具有烏龍茶的香氣,要攻佔愛茶消費者的味蕾。
台灣的烏龍茶稱霸全球,但由於已經發展30多年,再加上烏龍茶總給人較老氣的感覺,台灣的年輕女性,反倒是以喝紅茶為主。而且台灣出口至中國的紅茶量,如果以海關的出口數統計,每年大約有2千噸左右。
台灣目前主要栽種的小葉種茶樹,多在春、秋以及冬季採摘,原因是夏季日照強,茶菁所含的兒茶素含量較高,如果製成綠茶、包種或是烏龍茶,滋味較苦澀,香氣不易揮發。但是夏季的茶菁,卻適合研製高香紅茶。
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則以烘培技術彌補夏季採茶的缺點,讓小葉種紅茶得以翻紅,不僅提高競爭力,也提高茶農的收益。茶改場場長林木連說:『推出的小葉種紅茶,在茶區賣得相當好,幾乎供不應求。主要是新的口味,祕密又在有烏龍茶的香氣。』
由於台灣製茶的成本,是東南亞進口紅茶的2倍,因此,茶改場也預估,外銷較不具競爭力,但由於新技術的小葉種紅茶,香氣轉甜,又有濃郁花香,和大葉種的阿薩姆紅茶相當不同,應該可以受到喜歡高品質紅茶族群的青睞。
轉自:http://n.yam.com/
[其他鹿谷紅茶相關文章]
來去做紅茶~
喝紅茶的好處
鹿谷烏龍紅茶,少了苦澀,多了溫潤!
- Aug 20 Sat 2011 18:09
冷泡茶的好處

冷泡茶 是一種新興起的泡茶方式,一般泡茶若不夠熟練可能會將茶鹼泡出來,或者高溫泡時浸泡太久以及沖泡多次,都有茶鹼釋出的疑慮,冷泡茶一樣可以喝到茶的精華部分,在泡冷水的過程中,茶葉中帶甜味的胺基酸分子,易先溶出,而苦澀來源的單寧酸、咖啡因較不易釋出。
茶葉中的咖啡鹼,高溫時容易溶出,因而增加胃酸分泌,對部分胃弱的人,大量飲用,會略感不舒服,但冷泡茶能降低咖啡因、茶鹼以及茶單寧的釋放,既不傷胃也不影響睡眠。
[其他 冷泡茶 相關文章]
冷泡茶的方法!?
冷泡茶,清涼消暑又健康!
- Aug 18 Thu 2011 14:18
冷泡茶的方法!?

炎夏自己動手製作冷泡茶,健康、環保又省錢。不但可以生津止渴、清除油膩,以健康而言,經由冷泡出來的茶,對於降低血壓與降低尿酸具有特別的功效,同時降低咖啡因,減緩對胃部刺激,是夏天喝茶的好選擇。但怎樣才能做出好喝的冷泡茶呢?
(1)準備器材:烏龍茶/金萱茶/紅茶/綠茶,冷開水(或礦泉水),塑膠瓶或水壺等容器。
準備茶葉 |
(2)
每600-1000㏄的冷水加入6至8公克的茶葉。茶葉與水之比例將會依沖泡時間及茶葉本身特性而不同,如使用原片茶葉沖泡約需浸泡四小時(為了要讓茶葉們有充分時間舒展開),則建議以1比100之比例沖泡。
準備容器與冷水 |
(3)
約四、五小時後,即可倒出飲用,茶味甘醇可口或放入冰箱冷藏 4-5 小時後即可飲用(口感較佳)
置入冰箱 |
※建議可以前一晚放入冰箱,一覺醒來就可以享用冷泡茶的甘甜
[其他 冷泡茶 相關文章]
冷泡茶的好處
冷泡茶,清涼消暑又健康!
- Aug 12 Fri 2011 17:24
喝紅茶的好處

紅茶屬全發酵茶,咖啡因含量低,喝再多也不會失眠,所以紅茶是屬於低刺激的茶類,紅茶是暖性茶,可以暖胃,跟普洱茶一樣,適合老年人和體寒者!
喝紅茶的好處是可以幫助胃腸消化、去油膩、開胃口、助養生,促進食欲,可利尿、消除水腫。
紅茶品性溫和、香味醇厚,首先有助於強健骨骼。其次,喝紅茶可以防治流感、心肌梗死、腦中風和皮膚病等。研究發現,經常用紅茶漱口或直接飲用有預防流感的作用;紅茶富含微量元素鉀,沖泡後,70%的鉀可溶於茶水內,可增強心臟血液迴圈,並能減少鈣在體內的消耗。每天喝5杯紅茶的人,腦中風的發病危險比不喝紅茶的人低69%。
眾所皆知的,紅茶和綠茶一樣都含有非常豐富的天然抗氧化劑多酚類的物質,這些天然物質被認為具有抗老化、抗氧化的功效,對於心血管病變的預防具有令人驚訝的效果。
[其他鹿谷紅茶相關文章]
鹿谷烏龍紅茶,少了苦澀,多了溫潤!
來去做紅茶~
茶改場新技術要讓小葉種紅茶翻紅
- Aug 08 Mon 2011 22:17
2011/08/06 製茶日記
梅花颱風前夕!
但是茶園裡的茶葉該收成還是得收,跟天公伯搶氣候,幸好天佑小農,今天收成還算順利。
早上天氣還不錯,很通風,不過陽光依然兇猛,所以上面還是要用紗網遮陰,以免曬傷 |
室內萎凋中,因為氣溫仍高,所以有開冷氣降溫 |
當天室內溫濕度:室內溫度26/相對溼度70 |
下午2點半,大雨傾盆而下,幸好已採收完畢,並收進室內了 |
晚上7點第一次下浪菁機 (8分慢速/2分快速) |
晚間9點半開始依序大浪菁後,堆菁發酵 (30分慢速/10快速) |
晚上12:00,中場休息一下,吃個消夜 |
順便試茶,左邊上次作的重發酵紅水烏龍,右邊龍鳳峽輕發酵高山烏龍 |
堆菁發酵中,茶菁發熱並散發熟果香及香蕉味 |
晚上1點30分,準備殺菁中 (殺菁溫度350/9分鐘) 殺菁目的:以高溫破壞酵素活性,抑制茶葉再繼續發酵 |
![]() |
殺菁後,用布包著悶進鐵桶,使茶葉回潤、水分分布均勻 |
送進揉捻機 |
揉捻後,迅速散開,並降溫 |
全部殺菁完畢,已凌晨4點了,將初乾之茶葉攤於笳歷上靜置,隔天再進行團揉 |
製茶心得:
此次茶菁成熟度剛好,浪菁過程也比上次收斂,不過發酵程度還是很足,相信會是一款很棒的作品,不過這次室外萎凋雖然很通風,應該再佐以電風扇加強,才不會使茶菁表面溫度過高,而曬傷;繼續為製作出令人引以為傲的台灣凍頂烏龍茶,再接再厲!
- Aug 05 Fri 2011 15:52
冷泡茶,清涼消暑又健康!

今年的夏天溫度一直居高不下,氣象預報也說今年將是最長炎夏。也意味著「冷泡茶」的季節來到,我們除了晚上用完餐後會泡壺熱茶細細品茗外,白天的冷泡茶更是陪伴我們度過炎夏的良伴!
最近身邊滿多的朋友,也都開始喝起「冷泡茶」,再加上先前塑化風暴席捲果汁和調味冷飲,相信喝「冷泡茶」絕對會是國人最佳新選擇。
所謂「冷泡茶」,就是以冷水來沖泡茶葉,可以說是顛覆傳統的一種泡茶方法。無論你是上班族/電腦組、學生、開車族或是登山族,都非常適合,只要將茶葉置入冰(冷)開水,浸泡幾個小時後,就可以享受既好喝又保健的冷泡茶。以冷水泡茶,味道更香醇甘美,可為炎熱的夏天帶來與眾不同的清爽選擇。
知名營養專家謝明哲教授也建議,選擇茶飲時不如以「冷泡」取代「熱泡」,因為冷泡茶能釋出較多茶中精華,如兒茶素、茶多酚、胺基酸等有益人體成份,同時降低咖啡因,減緩對胃部刺激,是健康喝茶的好選擇。
所以炎炎夏日,喜歡喝茶又怕熱的朋友,來杯「冷泡茶」,保證清涼消暑又健康!
[其他 冷泡茶 相關文章]
- Jul 27 Wed 2011 23:03
台灣茶聖經
作者 / 廖慶樑 (曾任茶葉改良場 場長)
我的第二本茶書 『台灣茶聖經』
這本書號稱台灣茶聖經,所以價位當然也要比別人貴上幾倍!(台票1000元整) ,當初在誠品書局與它相遇,看到這本號稱台灣茶聖經了,實在很難讓人不去翻翻它,不過當下並沒有立刻買單帶它回家,因為一本要1000元,實在令人很難買下手,之後每次去誠品都會不自覺的去翻翻它,後來有一次想說書的價值是最無可限量的,因為每次閱讀都會有新的知識或啟發,所以之後還是毅然決然的買單打包帶回!
這本茶書比較像學校的教科書,裡面的編輯嚴謹,有條不紊,在茶葉製造方法中介紹的滿深入,還有各種茶樹品種或茶樹病蟲害防治也多有著墨,可以說是現代茶人或茶農的教科書,也因為是茶農教科書,所以敘事較為平實,作者看法中庸保守,沒有像『台灣茶的第一課』作者砲聲隆隆,個人風格強烈,勇於表達自己的看法與喜好;之後如果還有其他啟發再繼續與大家分享!
- Jul 19 Tue 2011 17:54
小綠葉蟬的介紹
小綠葉蟬(Jacobiasca formosana),俗稱浮塵子、煙仔、跳仔、青仔,體型不超過3公厘長度,本蟲在台灣各地全年都會發生,尤其5-7月最為旺盛,雜草叢生的與通風不良的茶園最易受害。
小綠葉蟬喜歡停留在茶葉上叮咬吸收茶葉養份,使茶芽發育受阻,被害芽葉呈黃綠色,嚴重時茶芽捲縮,葉呈船形,葉緣褐色,最後脫落!當小綠葉蟬以刺吸式的口器吸吮茶葉嫩芽的養液時,茶樹自體的防禦系統啟動,散發出強烈花香或蜜香,用來通告小綠葉蟬的天敵──小翅蜂、紅蜘蛛快來幫忙吃掉小綠葉蟬。
因此經過牠們叮咬的茶葉就會散發出特殊蜜香,製作出的茶湯滋味扎實醇厚非常好喝,所以為了要生產有特殊蜜香的茶品如東方美人茶、凍頂貴妃茶、蜜香紅茶,茶農們都會盡量維持適合牠們生長的環境,幾乎不使用任何農藥,讓牠們可以幫助茶葉產生出特殊蜜香。
↑ 小綠葉蟬照片1
↑ 小綠葉蟬照片2
↑ 小綠葉蟬照片3
[其他凍頂貴妃茶 (蜜香茶) 相關文章]
- Jul 18 Mon 2011 22:06
台灣茶的第一堂課

作者:陳煥堂、林世煜
台灣有句俗諺說:『文章、風水、茶』懂得沒幾人!
在家裡幫忙也一段時間了,卻發現做茶做得越久,越不了解茶,驚覺烏龍茶世界博大精深,所以為了多瞭解 茶,便開始找些文字資料學習;『台灣茶的第一堂課』算是我的第一本茶書,可以跟大家分享。
作者行雲流水的介紹各個茶山的採製過程與特色,且用心整理各地的茶葉資訊,文筆平實不生硬,容易閱讀,如果你本身是愛喝茶或對烏龍茶有興趣,但又沒有種茶、製茶或賣茶的朋友,可請教學習的,這本書應該是可以滿足你的期待。
當初開始找書看,一方面的原因,也想藉由從書本中找回真正凍頂烏龍茶的一些蛛絲馬跡,以下截錄此書P122,(作者對凍頂烏龍茶的描述)真正凍頂烏龍茶採收成熟度較高的對口芽,萎凋和攪拌的程度較重,發酵程度較足,條索稍彎而緊結,呈半球型如蝌蚪狀,茶乾呈黃膳色而油亮,茶湯金黃,以滋味取勝而香氣內斂沉穩,市場稱之為『凍頂氣』,是指其產地香。
後記:
之後在8/16晚上,突然接到作者 陳煥堂老師 的電話,專程來電指導,關於茶菁成熟度、露水茶菁萎凋方式、凍頂紅水烏龍由來等等....實屬獲益良多!很感謝陳老師十分熱心且不吝提攜後進,還歡迎以後有任何製茶上的問題,都可去電向他討論;台灣茶界有這麼一位樂於分享熱心指導的前輩,絕對是像我一樣後進之輩的福氣,之後網友朋友們如果有任何製茶上的疑問不妨都可在版上提出,大家一起討論,之後我也會再將一些製茶心得或前輩經驗指導整理分享給各位,希望各位前輩不吝指教,讓台灣凍頂烏龍茶可以繼續發光發熱,恢復往日榮景!